〔記者林相美/台北報導〕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去年中旬開工,隨即被環保團體質疑而停工半年。台北市客委會昨天公布變更後的設計圖,恢復動工,公園最快今年10月完工,明年初試營運。
客家文化主題公園位於汀州路、師大路口,內部原本採梯田設計,也闢有自行車道,引發環保團體抗議。客委會表示,變更重點包括取消梯田、茶園,移植樹木由152棵減少為87棵、取消園內自行車道、跨堤輕量化。
〔記者林相美/台北報導〕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去年中旬開工,隨即被環保團體質疑而停工半年。台北市客委會昨天公布變更後的設計圖,恢復動工,公園最快今年10月完工,明年初試營運。
客家文化主題公園位於汀州路、師大路口,內部原本採梯田設計,也闢有自行車道,引發環保團體抗議。客委會表示,變更重點包括取消梯田、茶園,移植樹木由152棵減少為87棵、取消園內自行車道、跨堤輕量化。
市府︰合資格老樹僅3棵
〔記者邱紹雯/台北報導〕台北市政府預計花4億8000萬元打造的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與跨堤平台昨天正式動工,環保團體在場外抗議未經樹保委員會審核開工明顯違法。台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主委劉智雄說,實際符合保護資格的老樹僅有3棵,將保留大部份苦煉樹與樟樹,其餘樹木將移至福德坑復育園區。
〔記者謝文華/台北報導〕兒童交通博物館已在去年十月關閉,但每天清晨都可見到許多居民在園區大樹下運動。民眾對於有兩百六十九棵樹要移走,直呼好可惜!
部分在地居民及荒野保護協會、綠黨、台北市野鳥學會、OURS都市改革組織、自然步道協會等五個環保團體,近日將發動連署,反對移樹蓋公園。
客家大老:違背客家人惜樹節儉精神
〔記者謝文華、林相美/台北報導〕台北市政府擬斥資六億,廢掉中正區都心的兒童交通博物館,改建客家文化主題公園,並搭設跨堤平台連接河濱公園,供市民騎自行車親水,為此將移植兩百六十九棵樹,新植入兩百多棵竹子及桐花等樹種一百棵,另興建梯田、茶園營造客家農庄意象。客家界大老得知齊聲反對,直指規劃案違背客家人崇尚自然、惜樹節儉精神。
荒野保護協會等環保團體也痛批,「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暨跨堤平台廣場興建工程」未保護既有地貌、移樹蓋公園破壞生態;綠黨更質疑樹木一進一出,背後是否有利可圖?台大農藝系教授郭華仁則提醒,移入大批外來樹種恐影響生態平衡。